虽然印度的全球人才中心 (GCC) 格局由美国公司主导,但来自英国、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等其他地区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在印度设立分支机构。
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高力国际 (Colliers) 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欧洲、中东和非洲 (EMEA) 和亚太地区的海湾合作委员会 (GCC) 通过扩大足迹,稳步加强了在印度的影响力。他表示:“到 2025 年,海湾合作委员会 (GCC) 预计覆盖的 2800 万平方米空间中,约 10% 可能来自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亚太国家的跨国公司。”
该公司指出,美国公司历来引领海湾合作委员会对该国的需求,自 2021 年以来,排名前七的城市的办公空间占总需求的近 70%。海湾合作委员会生态系统当前的趋势反映了印度 IT 行业的情况,美国公司约占印度 IT 行业收入的 60%。
虽然班加罗尔、钦奈、海得拉巴、加尔各答、德里国家首都区、孟买和浦那是该国最重要的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心,但发展中地区包括哥印拜陀、艾哈迈达巴德和特里凡得琅等城市。
印度目前拥有 1,700 多个海湾合作委员会,雇用了 190 万人,创造了约 650 亿美元的收入。根据安永的一份报告,到 2030 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 2,400 个海湾合作委员会,收入达到 1,100 亿美元。
非美国公司在印度建立海湾合作委员会标志着人们对海湾合作委员会环境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从成本套利转向创新中心。全球公司之所以在印度设立总部,是因为印度如今具有技术优势。
最近,劳斯莱斯、DHL、马士基等总部位于美国境外的公司要么扩大了其海湾合作委员会,要么在美国设立了新的分支机构。最近的一项研究还强调了日本公司多么热衷于扩大其在印度的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业务。
高力报告称,随着印度写字楼市场规模和深度的持续增长,来自不同地区的用户组合将日益多元化,预计将在这里建立人才中心,进一步提升印度在全球写字楼格局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人们还指出,印度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在人数、收入和可就业劳动力方面可能会扩大到目前水平的 1.5-2.0 倍。
印度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扩张不仅有利于当地科技行业,而且还对 IT 行业以外的领域产生影响。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发展为人力密集型建筑业提供了支持,从而带动了经济的整体增长。
阿菲鲁尼萨·坎库蒂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