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报告警告说,一个重要的气候里程碑已经不可逆转地首次被超越。

科学家表示,随着全球变暖将超过 1.5°C (2.7°F),暖水珊瑚礁现已超过温度临界点。

这意味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和近十亿人赖以生存的珊瑚礁几乎肯定会消失。

随着世界现在正处于进一步临界点的边缘,科学家警告说,除非采取紧急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继续造成“灾难性损害”。

第二份全球临界点报告由来自 23 个国家的 160 名科学家撰写,揭示了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害可能会失控的临界点。

尽管现在拯救世界珊瑚礁为时已晚,但作者呼吁采取紧急行动,防止进一步突破临界点。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分会的首席科学顾问、合著者迈克·巴雷特博士说:“当温水珊瑚礁超过温度临界点时,这对大自然和依赖它们获取食物和收入的人们来说是一场悲剧。”

“这种严峻的形势应该敲响警钟,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果断行动,我们也将失去亚马逊雨林、冰盖和重要的洋流。”

一份新报告称,第一个主要气候临界点现已被突破。目前,全球气温如此之高,以至于世界上的暖水珊瑚礁大规模灭绝的可能性高达 99%,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图片:海龟在大堡礁白化区游泳

第二份《全球临界点》报告由来自 23 个国家的 160 名科学家撰写,确定了环境破坏将发生且难以逆转的关键点。

第二份《全球临界点》报告由来自 23 个国家的 160 名科学家撰写,确定了环境破坏将发生且难以逆转的关键点。

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和地球变暖,全球气候正被推向“临界点”。

埃克塞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所长蒂姆·伦顿教授告诉《每日邮报》:“系统状态的变化变得自我推动的时刻,产生加速且难以逆转的变化。”

他补充道:“跨越气候临界点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与大多数随时间稳步增加的气候威胁不同,临界点会导致造成广泛损害的风险迅速增加。

报告称,第一个全球转折点是暖水珊瑚礁的大规模灭绝。

尽管珊瑚对大部分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极其敏感。

如果温度太高,珊瑚就会驱逐生活在其组织中的微小藻类,在称为白化的过程中露出白色的骨骼。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导致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珊瑚礁遭到破坏。

如果温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出 1.2°C (2.16°F),大规模白化事件和大规模珊瑚死亡就不可避免。现在拯救大部分主要珊瑚礁可能为时已晚,因为世界温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 1.4°C (2.52°F)

如果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 1.2°C (2.16°F),大规模白化事件和大规模珊瑚死亡就不可避免。现在拯救大部分主要珊瑚礁可能为时已晚,因为世界温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 1.4°C (2.52°F)

什么是气候“临界点”?

  1. 珊瑚礁正在死亡
  2. 亚马逊雨林再次濒临死亡
  3. 北极西部冰盖正在崩塌
  4. 副极地涡旋倒塌并崩溃
  5. 山区冰川正在消退
  6. 大西洋经向翻转流 (AMOC) 崩溃

然而,当温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 1.2°C (2.16°F) 时,研究人员警告称,重复的大规模白化事件将不可避免。

目前全球变暖温度为 1.4°C (2.52°F),这一临界点现已过去,珊瑚礁有 99% 的可能性会大规模消失。

小珊瑚礁或暗礁可能在少数地方幸存,但大堡礁等大型珊瑚礁将成为过去。

但世界珊瑚礁的消失只是第一个转折点,更多的转折点已经迫在眉睫。

特别是,报告发现,即使全球气温小幅上升,也可能引发亚马逊雨林的大范围破坏。

由于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的其他影响,世界上最大的雨林生长超过这一临界阈值所需的温度现在低于之前的预期。

据最低估计,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 1.5°C 就足以引发这一重要生态系统的崩溃。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对当地和全球范围的影响都将是毁灭性的。

下一个重大转折点将是亚马逊雨林的大规模灭绝,气温可能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 1.5°C。

下一个重大转折点将是亚马逊雨林的大规模灭绝,气温可能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 1.5°C。

随着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超过1.5°C,风险将会增加。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随着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超过1.5°C,风险将会增加。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珊瑚礁可以拯救吗?

埃克塞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所长蒂姆·伦顿教授表示,现在已经不可能拯救我们所知道的珊瑚礁了。

所有大尺寸的珊瑚礁都会死亡,因为地球太热而无法再维持它们。

这种情况已经无法避免了。

伦顿教授表示,一些珊瑚礁可以“恢复”,但这将涉及“识别和保护一些珊瑚礁可以保持凉爽的避难所,并减少对珊瑚礁的其他压力”。

据估计,亚马逊地区含有约 1230 亿吨碳,如果达到这个临界点,其中大部分将释放到大气中。

展望未来,伦顿教授表示,下一个可能引发的转折点将是“南极西部和格陵兰冰盖不可逆转的崩塌”。

伦顿教授表示:“我们还没有走上避免这些临界点的轨道;一旦全球变暖幅度超过 1.5°C,我们很可能无法实现这些里程碑。”

当崩塌发生时,它将向世界海洋释放大量淡水,导致地球海平面长期上升数米。

如果世界各国政府继续执行目前的政策,地球温度也可能超过 2°C (3.6°F) 阈值,从而引发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AMOC) 的崩溃。

这种重要的洋流负责引导墨西哥湾流并将热量输送到世界各地。

它的崩溃可能导致欧洲西北部的冬季更加严酷,西非和印度的季风中断,以及全球粮食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引发大范围的饥荒。

在世界领导人齐聚 COP30 气候会议之前,研究人员警告说,临界点的特殊性质意味着它们需要受到特别紧迫的关注。

当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 2°C (3.6°F) 时,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AMOC) 面临崩溃的严重风险。这个重要的洋流驱动着墨西哥湾流(如图),使北欧保持温暖

当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 2°C (3.6°F) 时,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AMOC) 面临崩溃的严重风险。这个重要的洋流驱动着墨西哥湾流(如图),使北欧保持温暖

伦顿教授说:“一旦越过临界点,所发生的损害就会加速且难以逆转,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来避免临界点。”

研究人员强调,现在防止未来进一步违反临界点还为时不晚。

每年每小幅变暖并避免气温高于 1.5°C 都会降低超过主要临界点的风险。

研究人员指出了一些“积极的转折点”,例如太阳能的扩散,这可能会导致自我驱动的变革,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未来的积极里程碑,例如采用更绿色的钢铁生产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变化。

但他们警告说,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未来获得最大利益。

来自奥斯陆大学。 Manjana Milkoreit 表示: 在当前的政策思维中,转折点常常被忽视。

“避免临界点需要‘提前’缓解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球峰值温度、超过 1.5°C 的持续时间以及低于 1.5°C 的重现期。”

巴黎协议:全球范围内加强限制温度的做法,以减少碳排放

《巴黎协定》于2015年首次签署,是一项控制和限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

它希望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C(3.6°F)以下,并“继续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C(2.7°F)”。

看起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C (2.7°F) 的更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之前的研究声称世界 25% 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干燥状况显着增加。

《巴黎气候变化协议》有四个主要减排目标:

1)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C以内

2)力争将升温限制在1.5°C以内,因为这将显着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

3) 各国政府同意全球排放量应尽快达到峰值,并承认发展中国家需要更长的时间

4) 现在根据现有的最佳科学知识进行快速减少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来源连结